栏目分类
热点资讯
你的位置:真人庄闲和 > 新闻动态 > 女脱口秀演员“杀疯”,行业的路是盘活了还是走窄了?_女性_观众_喜剧

新闻动态

女脱口秀演员“杀疯”,行业的路是盘活了还是走窄了?_女性_观众_喜剧

发布日期:2025-08-19 16:21    点击次数:135

两大平台,两个脱口秀节目激烈碰撞,行业瞬间掀起了巨大的波澜。

这一领域,突然之间就变得异常火爆。

而正是因为这种火爆,才为更多的脱口秀演员提供了舞台,新老演员同台竞技,观众也因此得以享受。

舞台一旦扩大,发声的机会也随之增加。

尤其是女性脱口秀演员。

展开剩余88%

回顾过去,脱口秀舞台上女性演员极为稀少,能够进入决赛的更是凤毛麟角。

但今年的情况可大不相同。

在107名选手中,女性演员达到了42位,而且许多热议话题的舞台,都是由女演员主导的。

例如步惊云的“贞操,啥都不是”,房主任的“出走的决心”。

甚至主持人鲁豫的“女性的视角就是人类的视角”也成为了讨论的焦点。

随着女演员和女性话题逐渐增多,也有一些人开始担忧,认为脱口秀会走向性别对立,呼吁紧急制止这一趋势。

那么,脱口秀究竟为何会走到今天这一步?女演员是否成为了行业的拯救者,还是一种束缚呢?

### 脱口秀的标签化,噱头成为唯一法则

脱口秀被誉为“冒犯的艺术”,它挑战的正是社会中普遍接受的观念。

去年,以激情四溢的表演赢得冠军的付航,曾被视为脱口秀界的天才。

他的演出,不仅有独特的喜剧风格,还通过动物园理论进行讽刺,并充满热血。

但经过二次创作后,付航的表演片段被剪辑成了某一特定标签的代名词。

与喜剧的关联逐渐模糊,更多地聚焦于煽动情感,强调悲剧的本质。

如果这一趋势继续下去,脱口秀的未来可能会像春晚小品一样,既搞笑又富有教育意义,甚至正能量的“鸡汤”成了必须。

此时,好不好笑似乎成了次要问题。

这一方式让更多人有机会站上舞台,表达观点,但也让脱口秀的初衷——逗笑观众——逐渐被遗忘。

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,脱口秀不得不改变自己,保留纯粹性的同时又想吸引更多观众。

这也让一些像周奇墨这样的顶级演员反复被提及,大家都强调他代表了“正统”的脱口秀风格。

然而,脱口秀毕竟是面向广泛观众的,观众的需求并不会由少数人来决定。

对于这种新兴的表演形式,观众的初印象是新鲜感,但当这种新鲜感褪去,如何保持关注度就变得尤为重要。

于是,制造话题,炒作CP,讨论女性话题,成了吸引观众的常用手段。

尽管从积极的角度来看,女性演员的崛起展现了脱口秀依然有活力,女性也有机会为自己发声,但从行业的角度看,过度聚焦某一话题也让脱口秀丧失了探索更多议题的动力和能力。

### 女演员齐上阵,舆论失衡的结果

随着越来越多的女脱口秀演员登台,口碑评价自然也开始两极化。

有些人认为,女性能代表人类的普遍视角,这样的评价肯定了女演员的实力。

但另一部分人则对性别对立感到担忧,评价往往偏向对立面。

有人认为她们是在“打拳”,提到女演员时总是免不了与男演员进行对比,一赞一贬。

其实,女性脱口秀演员在台上谈论女性困境,更多的是分享她们个人的感受。

例如解释痛经时,一位女性演员可能会描述:就像是几个人用力按住你的腿撞树,持续七天。

这并非性别对立,而是由于男女在生理上存在差异,感受也有所不同。

再比如曾做空姐的脱口秀演员谈到穿高跟鞋和丝袜的不便,表达的是空姐面临的服饰要求,而非单纯的反对男权。

火遍网络的房主任,也仅仅是在讲述自己曾经历过的网暴、离婚等生活碎片,并没有挑战社会的主流观念。

然而,有些女演员发现,原有的社会规范尚未完全被打破,新的社会规范却悄然取而代之。

例如大国手讲述自己男友因骑摩托车出车祸,她不知道是应该先救人还是修车,结果被批评“恋爱脑”。

从传统要求“贤妻良母”到如今强调“独立自主”的女强人形象,这种新规训又是一种过度的要求。

这无疑是一种新的矫枉过正。

### 喜剧与真理之间,脱口秀的规训困境

今年的脱口秀节目,并非全都围绕女性议题展开,但突破话题的却大多是女性议题。

相比起带给人轻松愉快的笑声,脱口秀往往更多地成为了情绪宣泄的出口,大家更需要找到共鸣,感同身受。

就像吐槽职场一样,观众在寻找的,不只是笑点,更多的是共情。

这也使得脱口秀和一些社会观念紧密挂钩,而这种挂钩与喜剧的精神相悖。

在喜剧舞台上,观众更喜欢那些具有反叛色彩、不拘一格的非正派人物。

像陈佩斯和朱时茂,他们的角色形象虽然不同,却都能够成功引发观众的笑声。

如果喜剧的目的是为了让观众开怀大笑,观众必须接受那些“正确”外表下的反派人物,以及那些本不该站上台的“不正统”存在。

然而,脱口秀若被过度规训,成为传播“正向观念”的工具,就偏离了其本身的喜剧使命。

这与春晚小品类似,从陈佩斯到赵本山,再到如今必须“包饺子大团圆”的模式,笑点不再是唯一目标。

脱口秀正在逐渐陷入这场困境中,失去其作为“冒犯艺术”的本色。

发布于:山东省